第21章 县城第一天
天一亮,刘青山就自动翻身起床。
刚到厨房,就看到了正在生火的老爸。老爸看起来跟平时好像没什么两样啊!
他纳闷了。
昨晚那个难道真的只是个梦?
昨晚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,好像做了一个梦,梦见老爸不舒服了,老妈给他刮痧来着。
可现在看到老爸好像又什么事也没有。
刘远河见儿子起床了,就问道:“你昨晚说去县城卖竹笋是不是?”
“嗯。”刘青山找来洗漱工具,一边洗漱一边回D县城肯定好卖一点,价格也肯定高些。”
“能高多少?那么远的路,咱家的摩托车又破,要不,你干脆就在镇上卖得了,别去那么远了。”
“不行。”刘青山拒绝,“县城远是远点,可能多卖不少钱呢,就算一斤多卖一块钱,那三百来斤竹笋,也能多卖三百啊。”
话是这么说没错,可刘远河还是有点儿担心。
毕竟摩托车不比小车,这一路颠簸着去,可不知道要耗费不少精气神呢。
不过,刘青山没给他劝导的机会,洗漱之后,扒拉了两碗过夜油茶泡的米饭,就去院里装车走了。
老妈起床的时候,都没赶上跟他说一句话。
本来她想让儿子给老头子买点骨头回来补补腰的,可她压根就没见到儿子的影子。
刘青山一路骑着摩托车奔赴县城。
本来,骑摩托车对于他这么一个年轻力壮的青年来说不算什么苦差事的,可谁知道,今天天公不作美,一阵风刮起之后,空气就陡然降温了不少。
那呼呼的山风从脸上刮过,就跟刀子似得撕拉着脸上的肌肤,别提多难受了。
刘青山忍着疼痛,心想,等以后有钱了,一定要买一辆车。一来是方便出行,二来则是可以让老爸吹吹牛。
到了县城,直奔最大的中心菜市场。
菜市场门口有一块很大的空地,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舍不得租金,都守在这里摆卖。
有用旧布纳鞋底纳婴儿鞋的优雅老太,也有挑着担子卖自家种的新鲜蔬菜的时髦老头,还有一些稍微年轻点的,卖小吃的中年男女。
刘青山看起来也就二十来岁,比实际年龄要显年轻一些。
而且,这小伙子长得也眉清目秀的,挺讨人喜欢的样子。
所以,他的出现无疑会给在场的其他小贩带来危机感。
因为这年头,比起司空见惯的老太老头等走卒贩夫,人们对于努力奋斗的年轻人更为喜欢,所以,也会下意识的去光顾这类人的生意。
毕竟这年头,年轻人要么在上学,要么在啃老,要么就只能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喝茶聊天,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干这样早起晚归风吹日晒的苦差事。
所以,像这样的小伙子是濒危物种,自然更能博得人们的喜爱。
但是,因为有可能存在竞争关系,所以在场的小贩们也只能先看看情况。如果这小伙子所贩卖的物品跟自己的一样,那就确确实实是竞争对手无疑了。如果他卖的东西跟自己的不一样,那就皆大欢喜。
可愣头青刘青山哪里懂这些啊,一停下摩托车,就先跟旁边的几个叔叔阿姨打了个招呼。
这些叔叔阿姨也都只是皮笑肉不笑的回应两句。刘青山没多想,一手抓着一包竹笋,轻轻松松的就从摩托车上拎下来。
为了能多拉几包竹笋,摩托车的尾架上还横放了两根粗木头,这样一来,只要司机技术了得,多拉几包货物也不是问题。
虽然说,不是谁都有印度阿三哥那种气质跟本事的,但是,这穷苦人被生活所逼之后,很多事情也是必须要拼尽全力一试的。
所以,哪怕是一辆破摩托车,拉三百来斤竹笋,也真不奇怪。
刘青山把竹笋放下后,旁边各怀心思的小贩们眼神之中更是有了一些担忧。
这小青年的货物看起来挺多的,而且看他的样子力气也不小。要是他的东西真跟自己卖的东西一样,那估计自己就要卖不过他了。
刘青山把车子放好,解开袋子口,抓着袋子底部两个脚,轻轻一提,就把一袋子竹笋倒在了地上。
见那新鲜带着泥味的竹笋呼啦啦从袋子里倒出来的时候,一众小贩都下意识的松了口气,同时,也暗暗觉得自己方才真的是有点儿小气了。
就算是卖一样的东西,大家各凭本事吃饭就好了,也真没必要忌惮他人。
旁边一六十多岁卖橘子的大爷背着手,弓着背,走过来笑道:“小伙子,你这竹笋看起来很新鲜啊。”
“是啊,大爷,我昨天挖的,您看,还带着泥呢,可新鲜了,您要不要来两斤?”刘青山也不管对方能不能买竹笋,反正只要一来问话,就准要介绍一下自己的竹笋。
大爷问道:“你这竹笋怎么卖啊。”
“十五块钱一斤。”在镇上卖十块钱一斤,到了县城,价格肯定是要抬高的,不然的话,这几十公里的路还真就白跑了。
可大爷一听到这价,顿时摇头起来:“真贵啊,这冬笋的价格怎么年年都这么贵呢?”
“那是。”旁边卖青菜的阿姨说道,“我听说,这冬笋是埋得最深的,而且现在这个时节挖竹笋最辛苦,天又热,笋又深,值这个价的。”
阿姨这话一出,不少路人都停下脚步,聚在了笋堆前边。
老大爷见状,有些急了,本来自己还想跟小伙子交易一下的,可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,估计自己的盘算要落空了。
一个穿金戴银的大妈问道:“帅哥,你这竹笋怎么卖?”
“阿姨,十五块钱一斤。”刘青山用手抹了一下额头的汗水,登时就把手上的红泥涂到了脸上。
在他这一身黑皮与红泥的衬托下,那洁白分明的大眼睛与如白玉一般的牙齿显得明晃晃的。
这让他这个二十多岁的老光棍看起来有种稚嫩之感。
大妈一看,小心脏立马就酥了:“那给我来两斤吧。”
“好嘞,阿姨,您等着。”刘青山立马给阿姨称竹笋。
阿姨一撕开这口子,其他人也立马跟着挑拣竹笋,没一会儿的功夫,二十多斤竹笋就卖了出去。
当然,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爽快。
这波人拎着竹笋走了,下一波人来问价的时候,就觉得十五块钱一斤的冬笋价格太高了。
“就是啊,你这冬笋又没削皮,还卖十五块钱一斤,太贵了,过年的时候,去皮的也就卖二十块钱一斤。”一个年轻的大姐说道。
旁人也跟着附和:“小伙子,你便宜一点,我们就一人给你要两斤。”
“没错,十块块钱一斤,我们一人给你要两斤。”
“我要三斤。”
“如果十块钱一斤的话,我要五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