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位的不对等,实力的不对等,熊槐原本的伪装在赵光义面前根本没有任何作用。
他可以随随便便杀死熊槐,而熊槐根本不敢试探真假。
“微臣当日与游太医两人负责检测酒菜,在酒壶底部发现了仿佛食盐一样的颗粒,还没有融化。游太医慎重,只沾了少许试味,微臣因为第一次没有查出味道,第二次就喝了一口壶中的酒。
微臣与中书令不同,只是喝了少许,并无大碍。一直到过年,难免贪杯了几次,可是随后发觉身体有些不妥当。”
“可是心慌,胸闷,喘不过气?动作稍微大一点,就心跳如雷,脑袋里面仿佛雷声阵阵?”
“微臣没有中书令这般严重,只是略有不适,反倒是房事近来寡淡了许多。”
赵光义一拍书桌,脸上露出了惨笑。“你只是寡淡,我却有数月都不曾房事了…”
不仅不能房事,小便不畅,甚至尿不出来,每次方便,比打一次仗还要辛苦。
果真是中毒,不是患病啊!
这一刻,他恨不得让整个世界毁灭给他陪葬!
熊槐宽慰道:“微臣与中书令病症有轻有重,微臣用的方子,也跟中书令一样,并无不同。如今已经大有改善,中书令若坚持服用,今后定当会越来越好。”
可惜的是,他的劝说不仅缓和赵光义的情绪,反而火上浇油。
赵光义本来就是一个心胸狭窄,睚眦必报的人。
他自幼聪明伶俐,深得其母喜欢,赵匡胤当皇帝之前,有什么好东西都要先给他,先依着他,否则赵母的擀面杖就会砸过来。
他的一生没有遭受半点挫折,也养成了他自大,傲慢的心理。
可是这一次吃了这么大的亏,他连报复的机会都没有了。
真的没有了吗?
房间里瞬间安静了下来,看到赵光义垂首不语,就连熊槐也不敢发出半点声音。
许久,才见赵光义吐了一口气,道:“郭山,安排马车送熊太医回去…”
门口的郭山喏了一声,又不见人影。
“多谢中书令,微臣定当守口如瓶。”欣喜若狂的熊槐连药箱都不敢去拿,转身就走。
“药箱拿走,眼泪擦干净。”赵光义抬起头来,望着熊槐露出一丝冷笑。“你敢说吗?说出来就是死!”
熊槐不敢接话,拎起了药箱,退到门口,又鞠了一躬才敢小心翼翼离开。
房间里面又安静了下来,陈平觉得浑身难受,轻轻喊道:“中书令…这就完了?”
赵光义惨笑道:“我倒是想要杀了他,但杀了他,岂不是引发了怀疑…陈平…”
“属下在。”
“你跟了我九年了吧?”
陈平立即单膝跪拜抱拳。“当初不是中书令将属下从死人堆里拉出来,属下怕是早就成灰了。如今属下有了两个儿子,中书令就是要了属下这条命,也毫不犹豫。”
“起来说话。我知道你胸有丘壑,不是蠢材。这件事你怎么看?”
陈平起身,转身先看了看屋外,让内侍站远一些。然后打开门窗,注意着外面。
“若中书令真是中秋之夜中毒,怕不是跟官家…有干系。”
赵光义摇了摇头道:“他不是这样的人,从小到大,他都让着我,哪怕是厌了我,也不会想要我的命。最多,只会让我离开开封府…”
“那就是二哥儿。”
赵光义急促地喘了一阵,呼吸才又逐渐平息下来。“为何是他?”
“这要看中书令不行了,谁得到最大的好处,就看出来了。”
赵光义长舒了一口气,又捂着胸口靠在身边的案几上。“是啊,要什么证据,谁落最大好处,谁就值得怀疑。可是,他为什么会这么干呢?从小到大,我可从没对不起他过。为了那个位置吗?他才十五岁,去年更是才十四岁,知道什么?”
陈平道:“会不会是他身边的人自作主张?”
赵光义叹息了一声,轻声道:“我没考虑这个,我只在想,如果是二哥儿动手,那官家到底知不知道…”
“所以中书令才留了熊槐一条命,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…”
赵光义突然咬牙切齿地说道:“我恨不得将他挫骨扬灰,可是我却成了这个鬼样子!以前我一个能打十个,现在一个书生就能把我推倒!
我的机会不多,必须要抓住机会,才能拖着他跟我同进地狱。我要忍…”
他又笑了起来,笑的是那么苍凉,那么凄惨。“知道又如何,不知道又如何。我已经成了现在这个鬼样子,他会为了我,对付自己的儿子吗?”
陈平又单膝跪拜道:“中书令,属下这条命就是你的,你怎么说,属下就怎么做。只望中书令给我一晚时间,我安排了老婆带着孩子离开。”
“不急。我那二哥明日成婚,要动手,也要等他大婚之后。你老婆孩子就安排去魏州,托付于符氏…”
陈平抬起头来,恳切道:“中书令,属下只望托庇乡下,才能保住他们的命。”
赵光义现在没有其他人可以依靠了,只能说道:“罢了,这件事你自己安排,你先回去安排,我让郭山送去盘缠。”
为了拉拢陈平,赵光义命郭山从拿了五十两黄金,这几乎相当于是陈平的卖命钱。
对付皇子,不管成功还是失败,陈平怕是都难以活下来。
至于赵光义自己,他根本不在乎自己的性命,只想跟赵德昭同归于尽。
像这样半死不活地活着,还有什么意义!
而且,他要问个明白,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对自己?
陈平第二天一早,城门刚开就送走了妻子和两个幼子,名义是回乡探亲。
负责护送的是他的侄儿陈翔,如今他已经除了禁军的名,被授予巡检之职。
虽然这只是一个不入流的职位,可是在乡下,就是地方一霸。
而这一天,赵匡胤大婚,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中书令府发生的事情。
赵匡胤原本安排了两队人马盯着中书令府,可是这几天,因为人手不够,也撤掉了。
婚后的赵匡胤享受新婚生活,停了常朝五日。
但是赵德昭还闲不下来,与沈义伦挨着衙门跑钱,跑物料。
工部和户部,还有转运使司这边的官员都怕了赵德昭,他们嫌赵德昭要的东西太多,但是皇帝都发话了,又不能不给。
全部给的话,衙门就没钱了,给少了,赵德昭又不干。
特别是转运使司,在宋朝的时候,这个衙门比户部还要牛。他们跟地方的关系最密切,掌管地方税赋钱谷,仓库出纳、权衡度量。
也就是说,收税,运输,各地缴纳的钱粮,布匹,挖到的矿产,砍伐的林木,全部归他们管。
而沈义伦就是转运使,对这个衙门的操作很了解,有这个“内奸”,转运使司想要忽悠赵德昭都不行。
他们只能像挤牙膏一样,被赵德昭挤兑的没办法了,就给一点物资,或者给批条,直接从地方转运。
只有内侍省最大方,他们就是皇室的管家,赵德昭想要什么,只要有,就痛快地给了。
在明朝的时候,那里经历过这样的“为难”,朱棣对他百依百顺,什么都帮他安排的好好的。
可是赵匡胤这边呢?他都没有能中央集权,问大臣要东西都还要有正当理由。
他懒得跟大臣们吵架,借着自己大婚,把事情直接推到赵德昭的身上。
还美名其曰,锻炼赵德昭的能力…
与沈义伦这个连续跑了五六日,终于算是把所有的建城材料,建立工业的材料,人员,钱粮都筹备的差不多了。
其中银钱少的可怜,大部分都是丝绸和布匹。
通过跟沈义伦跑的这几天,赵德昭也真正了解,五代十国的银钱有多短缺。
如今世面上流通的货币,最多的不是铜钱,而是丝绸,不管是锦缎绸丝,都是正常用的货币,流通超过了百分之六十。
剩下的百分之四十是铜钱和铁钱,不过铁钱很少,基本上都是西川那边铸造的。
至于金银,对不起,即便是去住旅舍,进馆子吃饭,商家都不会收。
金银只是物价的衡量标准,并不是货币。
“留守,老朽总算不负使命,今日午后就不要折腾老朽了,让老朽好好躺一天。”
沈义伦今年五十七岁,在这个时代也的确称得上老朽了。
连续几天跟各级官员勾心斗角,各执一词,针锋相对,争论不休,互不相让,或强词夺理,或理屈词穷,或大发雷霆,或苦苦相求,真的非常折磨人。
不过总算达到了心理预期,几人的情绪都非常好。
“转运使放心,事务已经差不多了,午后我去中书令府商议借调俞工曹一事,不用再劳烦你。”
沈义伦讶然。“中书令愿意让俞工曹去汉京了?”
赵德昭点了点头。“他如今还在建造开封府衙,所以需要协调一番。不过问题应该不大。”
沈义伦点头道:“若有俞工曹前往汉京建楼,定能让汉京冠绝天下。”
“还要说服我三叔,不知道要给他多少好处。”
沈义伦激动说道:“多少都值得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