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鉴宝宗师

第909章 窑厂选址

鉴宝宗师 冷剑 2748 2024-11-04 08:02

  唐顺的态度,强势起来。

  表现出来的口吻,明显是寸步不让。

  这倒让穆子枫有些难受起来!

  他之所以选择全额投资唐顺的窑厂,就是发现了这个窑厂的潜力。

  这段时间,他时常跟杨德奎他们交集。

  见识过了杨德奎的手艺的,制作出来的东西,绝对是完美无缺的。

  比起他们穆家的大师傅烧制出来的都还要完美,色泽更纯正。

  这样的东西,一旦卖出去,肯定会有市场的。

  所以,他选择全额投资,就是想要插上一脚,掌握这个窑厂的部分权益。

  以后,就可以牵扯在一起,为穆家源源不断的提供货物。

  结果,唐顺居然限制了他。

  这无疑打断了他的野心,对他造成了极大的限制。

  所有权益都无法插手,以后唐顺随时都可以一脚踢开他。

  “小顺,咱们……”

  穆子枫沉默了下,准备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。

  “穆少,你慢慢考虑,我还有事,就先这样了。”

  结果,话没说出来,唐顺直接借口,挂断了电话。

  果断的态度,让穆子枫一阵无奈。

  听着手机里面传来的盲音,穆子枫俊秀的脸颊,都是浮现起愁容。

  唐顺却懒得在意,也没丝毫理会。

  穆子枫的想法,太苛刻了。

  唐顺怎么可能会同意?

  一旦持续下去,以后窑厂迟早会成为对方的囊中之物。

  他倒有可能会被挤走,或者边缘化。

  这样的状况,哪能允许发生?

  亲兄弟,姑且还要明算账呢。

  更何况,还是没有感情纠葛的表兄弟呢。

  挂断了穆子枫的电话,唐顺便是给杨德奎打去了电话。

  询问窑厂建设的状况,目前发展到了什么地步。

  “目前刚刚确认建立地址。”杨德奎告知了唐顺状况。

  “打算建在什么地方?”唐顺问道。

  “龙泉驿区。”

  杨德奎的回答,让唐顺讶然起来。

  龙泉驿区,位置倒是有些偏远了些。

  龙泉驿区是锦城市11个市辖区之一,是锦城市中心城区,锦城市东部副中心,是国务院批准的锦城市城市向东发展主体区域、锦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和天府新区龙泉片区所在区域。

  主**于锦城三环路和锦城六环路之间,东南部接壤资城。

  龙泉驿素有“四时花不断,八节佳果香”之美誉,是国务院正式命名的“中国水蜜桃之乡”。

  老城区龙泉街道距天府广场24公里,新城区大面街道距天府广场约11公里,距锦城双流国际机场28公里。

  锦城地铁2号线、锦城地铁4号线分别从南北两路穿境而过。

  2013年-2015年龙泉驿区荣获川省十强县榜首,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1039.2亿元,超过全省7个市州。

  其经济发展,颇为殷实富庶。

  并且,龙泉驿区历史悠久,更有古韵气息,跟古典文物工艺品这类的产业,也是十分搭配的。

  据史记载,龙泉驿建制可追溯到唐代。

  初为东阳县、灵池县治地。

  灵池县,以其县南分栋山边有一泉池曰"灵池",故名。

  宋天圣四年(公元1026年)又改为灵泉县,属锦都府。分栋山亦随县名的改变而改称"灵泉山",直至元代。

  元时设陆路驿站。

  明代改称"龙泉",于此设驿站,始称"龙泉驿"。

  洪武六年(即1373年),省灵泉县入简县,后置龙泉镇。

  正德八年(即1513年),置龙泉镇巡检司。

  同期,灵泉山亦随之改称"龙泉山"。

  清康熙六年(即1667年),继续在川省大规模设置驿站,分为北、南、东、西4路。

  东路起自简州之龙泉驿,至奉节之小桥驿。

  此期的"龙泉驿"既是驿站名,也具有地理名称的含义。

  清末邮电业兴起后,驿站废置,"龙泉驿"则随之成为历史地名,并沿用至今。

  龙泉驿区,更有着洛带古镇、桃花故里、明蜀王陵、龙泉湖等不少历史悠久的著名景点,每年吸引着数以十万计的游客流连忘返。

  一旦在这里开设瓷窑,烧制仿古瓷器的话。

  借助着景点地区,未必不能打开销售渠道。

  一般能旅游的人,多少还是小有资产的。

  走到风景胜地,难免会买些纪念品。

  似杨德奎做出来的陶瓷器,精致优美,古韵盎然。

  保不齐会被游客接受,而乐意付款呢。

  想到这些,唐顺不由欣然一笑,颇为赞成。

  杨德奎他们能有这样的考虑,他就足以放心了。

  舒了口气,唐顺随即问道:“地址选定下来,开始策划了吗?那边的地,能拿下来吗?过程顺利吗?”

  “过程很顺利!”

  杨德奎欣然笑道:“这啊,还得多亏了你呢。因为你的声名,锦城这边很多权贵都是大开方面之门。”

  “特别是赵书纪知道我们要开设窑厂的时候,更是第一时间联系了龙泉驿那边的相关负责人,直接下达了命令。”

  “咱们那天过去看地,那些权贵人物,对咱们可客气着呢。好吃好喝的招待,更是给我们争取了不少优惠政策。”

  还有这样的事情?

  唐顺不由错愕,心中对赵文华多了几分感激。

  对方之所以帮他,肯定是看在慕容家的情面上。

  虽然如此,但对方能够给予方面,无疑也是有交集唐顺,递橄榄枝的意思。

  这份好意,唐顺自然不能辜负。

  “下次遇到赵书纪,记得好好地感谢人家。后面等我回锦城,我再亲自登门,前去拜谢。”唐顺示意道。

  “放心,这方面的事情,我懂的。”

  杨德奎失笑道:“对了,穆家少爷有心入股窑厂,这件事情,他找你谈了吗?”

  “他跟你说过?”唐顺讶然。

  “嗯,前段时间时常接触,对方偶有一提。但这件事情,我也只是打杂的,哪敢轻易做主,就让他自己去联系你。”杨德奎应道。

  原来如此……

  唐顺失笑,这次窑厂建设,政场的人物也有意扶持。

  难怪穆子枫这么趋之若鹜,想要分一杯羹。

  “这件事情,他刚刚跟我说了,正在聊。后面如果有结果,我会再通知杨叔您的。”唐顺笑道。

  “嗯,行,那就先这样,我还得去趟工商部门,办理相关的手续。”

  “好,有劳杨叔多多费心了。”

  

  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