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楼上的杨帆,心潮澎湃,他先去洗手间解手,然后刷牙,再好好洗了把脸。
准备出去前,顿了一下,他又转身回去,掀起马桶盖。
不一会儿,出来后,杨帆轻手轻脚走到柳月月住的房间门口。
手放在门把手,轻轻一拧。
拧不动!
杨帆用力。
还是拧不动!
杨帆哭笑不得,这妮子,把门锁住了。
上次十三和柳芊芊住这个房间,晚上都从来没锁过门。
“月月,开门呐。”杨帆轻轻敲门,低声喊道。
喊了几声,门没开,柳月月也没回应,不知道是不是睡着了。
暗暗叹了口气,杨帆只得放弃。
再敲门,再喊下去,爸妈可能都能听到了。
这妮子,怕开门会发生什么吧。
杨帆也没多说什么,柳月月有足够的理由不开门。
反倒是第二天,起床后,看到杨帆,柳月月有些怯怯地问他:“杨帆,你没生气吧?”
“生什么气?”杨帆捏了捏她滑熘熘的脸蛋。
随后,吃完早餐,告别杨爸杨妈,两人出门,开始工作。
下午不到四点,两人告别项目组的同事,收工回家。
上山前,路过山脚下那个叫木屋村的村子,杨帆打方向盘,把车开了进去。
半个多小时后,车子又开了出来。
“杨帆,那户人家是你们家亲戚吗,为什么特意过去一趟?”车上,柳月月问道。
“不是亲戚,男主人以前跟我爸关系很好,两人一起做过木工,经常上山下山找对方喝酒。”杨帆叹气。
“你爸的好朋友?”柳月月问道:“他今天不在家吗?”
沉默了一下,杨帆说道:“唐叔叔,过世多年了。”
“啊?”柳月月吃了一惊。
杨帆说道:“唐叔叔去世前,做木工赚钱补贴家用,家庭条件在农村还算可以的。他去世后,家里变得格外贫穷。”
柳月月沉默。
随后,杨帆边开车边讲起唐叔叔家的事。
唐叔叔去世那年,小女儿只有3岁。
小女儿至今记得,爸爸临出门时说,出门干活半个月就回来。
当时,她和二哥在门口让爸爸回来带好吃的,爸爸哈哈大笑,应了声好。
从那以后,他们就再也没有见过爸爸的身影。
唐叔叔去世后,她们一家生活艰难。
家里的土房子在大雨天倒了,妻子朱红把一家人的衣服塞进三四个蛇皮袋子里,带着孩子们在一个屋檐下面避雨。
就这样,很长一段时间里,朱红和孩子们四处奔波,在亲戚家借宿。
朱红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,她不得不外出打工,把孩子留在家中,几个孩子只能学着自己照顾自己。
妈妈一个人拉扯3个孩子的辛酸,孩子们都看在眼里。
田里面的稻谷没有办法收,她就去求别人,用拖拉机把稻谷拉回来。
曾经的破房子修成了砖房,还是妈妈借钱盖的。
“生老病死…听着很难过。”柳月月说道。
杨帆一句话,让柳月月如遭雷击:“唐叔叔不是病死,是被谋财害命死的。”
接着,杨帆说道:“十几年前,主犯就被抓到处死了,另外一个凶手,三年前才被抓住。”
惊愕后,柳月月俏脸上带着愤怒:“凶手,实在太没人性了。”
随后,她又问道:“杨帆,三年前抓到的凶手,处死了没有?”
杨帆摇头:“还没有,犯人不认罪,桉件审理起来很耗时。杀死唐叔叔的主犯十几年前被处死,死无对证,从犯能一直周旋,罪都还没定。”
木屋村。
不到四十五岁,却好似六十多岁了的朱红老眼昏花,手摸着桌上的那一大袋水果,老泪纵横。
丈夫好友的儿子,都这么出息了,而她跟丈夫的孩子…
直到如今,想起丈夫的惨死,朱红还经常夜不能寐。
她最大的遗憾,就是丈夫的突然去世,彻底改变了孩子们的一生。
由于家庭突遭变故,她的三个孩子义务教育结束后,都无法继续上学。
家里没钱,买不了房,儿子到了适婚年龄还未成家。
朱红在黔江一家宾馆做了十几年保洁,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,早已落下腰背疼痛的病根。
但只有坚持工作,她每个月才能得到那两三千元的工资。
直到今年八月,朱红上班期间跌倒,腿受伤,曾一度生活不能自理,才回到村里。
最近,她能一瘸一拐地走路了,但无法走得太远。
一审开庭时,朱红曾不远千里出庭。
她在庭审中不停流泪,情绪几近崩溃,她质问同为女人的从犯:“你的心是肉长的吗?”
从犯向朱红道了歉,但朱红并不接受。
一条人命,不是一句道歉就能抹掉的。
“老唐,当年山上跟咱儿子一起玩的小帆,上了大学,现在都开着好车,带着漂亮得不像话的女朋友回家了,说打算明年结婚。咱儿子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,比小帆大两三岁,现在还没交到女朋友。”朱红戴上老花镜,一瘸一拐走到院门口,坐在石条上。
安装最新版。
记得当年,一家五口,院里欢声笑语,好不热闹。
过年的时候,儿女都穿着新衣服,吃完饭跟爸爸去买烟花爆竹。
即便老唐出远门干活,一两个月,甚至几个月不回来,家里也洋溢着喜悦和笑容,天天期待老唐回来。
但自从老唐再也回不来后,这个家就像散了一样,不再完整,千疮百孔。
“下次开庭,我去不了了。”朱红抹着眼泪。
她想去的,想听到“死刑,立即执行”这几个字。
手机铃声响起,朱红接通电话。
那边传来声音:“妈,又准备开庭了,我明天出发。”
“东儿,太远,路费贵,要不,你也别去了,去了也影响不了结果。”朱红说道。
“不,我要去!”儿子声音坚决。
朱红泪水滂沱。
三个儿女原本都可以上大学,脱离社会最底层。
但现在,儿女的处境比父辈还要凄凉。
老唐有田地,有后路。
儿女只有地基,盖个房子,就没什么田地了。
同村有两兄弟,家境差,田地不多,大哥去南方沿海做了上门女婿,很多年没回来了。
弟弟在外面打工,挣了点钱,最近想盖个新房。
老父亲听到消息后,拦着不让动,说这是你大哥的地基,也是他最后的安身之处,他老了要叶落归根,不能把他的根断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