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回到明末建工业

第35章 出师与毛衣

回到明末建工业 万剑长空 5255 2024-07-16 21:23

  

“主子,你看我枪法准不!”

  

陆二不免有些得意洋洋,对这鸟枪的喜欢,顿时就超过了火铳。

  

因为它不管瞄准,还是手握的时候,都很方便。

  

“枪法是准,但这鸟枪,威力也大。主要还是这火药猛力,够足,外加枪管精密。

  

我现在终于理解,主子为什么一直对这枪管要求苛刻了。

  

原来是这枪管越密闭,火药动力越大,这弹丸就射得越远......”

  

老张头忍不住口里喃喃。

  

“那也是我的枪法准!”

  

陆二就是想让有人夸他。

  

可是大家都把目光聚集在了这支鸟枪上。

  

毕竟这鸟枪就跟他一样高,大家更在意这新式玩意。

  

陆二差一点就要自闭了。

  

“嗯,的确,是枪法挺准的!”

  

陆舟倒是真心的点了点头,不由夸上了一句。

  

陆二这才心满意足,还故作不好意思的笑了一笑。

  

“是嘛,我就说挺准的。”

  

不是陆二臭屁。

  

其实他这枪法的确是很准。

  

先前那学徒一百步的时候是中弹3孔。

  

而陆二150步的距离也是3孔,这不仅是要考虑到视线距离的因素。

  

还得加上鸟枪远距离发射之后,导道分散不稳的情况。

  

所以,陆二的枪法,肯定是比寻常人强了不止一星半点。

  

陆舟继续底下头,去看这弹孔。

  

150步的距离,3个孔。

  

打得不深,在巨木板上也更为分散了。

  

现在也可以确定,这大概就是,自己这把鸟铳的最大有效射程了。

  

火器不同于弓箭,超过一段距离之后,杀伤性与准头就会断崖式下降。

  

特别是火铳。

  

一般也就是个三五十米。

  

但火器相比于弓箭的优点,就是可以在短距离内,迅速的击穿一切保护措施。

  

杀伤力更猛。

  

而明代一把做工精良的鸟枪,有效射击范围一般是在120米左右。

  

大概也是一百步的距离,可有效杀伤,无保护状态下的军士。

  

“老张头,大明鸟铳一般能打多少步?能打准的话。”

  

陆舟向一边的老张头问道。

  

“一百步,但这是极点,没有再超过一百步的了。”

  

老张头很快回答,可反应过来后,又是一阵的惊讶。

  

“主子,这把鸟枪的准头居然多了五十步,这可了不得!

  

要是互相对阵的话,就没人打得着我们了......”

  

“嗯,要的就是这个结果。这个准头,以后就叫有效瞄准距离!

  

既然以后的敌人,有可能也会有火器,那么就应该比对方打得更远才有意义!”

  

陆舟也同样知道这五十步的意义。

  

一般游牧民族用的短弓,射程也不到五十步。

  

靠骑马冲?

  

骑兵不是坦克。

  

剩下的一百步也就是活靶子,这点在清末的八里桥战役,就可以得到酸爽的印证。

  

就陆庄的鸟铳而言,是要比明末的火器强。

  

而现在欧洲那边火器,相比大明精密。

  

不知道能射多远。

  

但毕竟,陆舟还有改良版的黑火药,有能承受更强压力的钢铁。

  

在火器对阵情况下,就算十步的差距都已经够很大作用。

  

就算面对沙俄正规火绳枪部队,也能有几分底气。

  

更何况,这还是鸟铳。

  

还没改良到燧发枪。

  

......

  

“老张头!”

  

“嗯?”

  

“这把枪打的不错!你这个学徒可以出师了!”

  

陆舟顺势吩咐了起来。

  

“主子,张一蛋早就出师啦,你忘记了?牛绳都拴在我裤腰带上了!”

  

老张头笑呵呵的说道,拍了拍后腰。

  

看着那牛绳,周围人顿时都投来羡慕的眼光。

  

“嗯,这个我当然知道,我说的是另一个意思!”

  

陆舟高深莫测的说道。

  

“另一个意思?”

  

老张头不明所以,难不成张一蛋还背后又学了什么?

  

“主子,是什么意思?”

  

老张头挠了挠头,不懂的问道。

  

“以后你这学徒,也可以单独出师,通俗点说,就是可以自立门户了。

  

自立门户,就可以教学徒,有牛!”

  

陆舟刚一说完,那张一蛋顿时就惊讶无比,但紧接着就是狂喜。

  

“主子,我,我真的就,可以带徒弟了?”

  

张一蛋有些不可置信。

  

“是的,可以带徒弟了,但有一个前提,就是得造出燧发枪来之后。

  

你能打出燧发枪枪管,才可以真正的带徒弟。

  

所以,你现在只是一个准师傅,每天可以多领半斤肉。

  

你懂我意思吧?”

  

张一蛋沉思了一会。

  

老张头则是偷偷在后面踹了他一脚。

  

随即,张一蛋才反应过来,单膝跪在了地上,大喜过望道:“主子,我懂!我懂!”

  

陆舟看着张一蛋感恩戴德,跟打了鸡血似的,便也满意的点了点头。

  

对于做出成绩,认真做事的人才,当然也应该不惜奖励。

  

虽然张一蛋当工匠师傅,还是有些牵强。

  

但陆舟觉得,作为一个学手艺的人,不单单是学出来的,而且还是教出来的。

  

当你在教别人的时候,自己也能够有快速的发展。这是一个很好的成长机会。

  

要是真像那种,古代过于保守的师徒制。

  

反而不利于工业的发展。

  

要想快速的发展,就必须要打破一些常规。

  

而且从性价比的角度看,铁匠里就那么多人,谁来教,最后都是给一样多的牛。

  

况且,能真正教出来的人也只是一部分......

  

老张头这样倒是可能会少几头牛。

  

但通过这段时间的了解,老张头也知道,主子气魄向来如此。

  

每一个决定,都是为了庄子大方向着想。

  

自己分身乏术,倒也可以分担一些。而且这张一蛋还是自己徒弟,能自立门户,也是一件脸面有光的事情。

  

老张头不免觉得欣慰。

  

“嗯,好好努力,但要学的,也该继续向老张头学,不要过于骄傲。”

  

陆舟再提点一句,鸟枪留在这里给大家练手,自己便往木屋那边回去了。

  

......

  

今天已经是伐木队离开的第五天。

  

雪越来越大。

  

就在陆舟盘算着,木料什么时候能运回来的时候。

  

便听见,有妇人在敲起了门。

  

“庄主,第一批羊毛衫已经做好了。”

  

“这么快?”

  

陆舟打开门一看,只见两个妇人手里,抱着好几件的羊毛衫。

  

这可是真正的衣服啊!

  

不是烂兽皮,也不是一块四个孔的布......

  

陆舟连忙让两人先走进了门来。

  

羊毛衫揉在手里,细腻柔和。

  

“不错,这衣服不错!”

  

......

  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