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回到明末建工业

第309章 朝廷形势

回到明末建工业 万剑长空 4459 2024-07-16 21:23

  

孙传庭说得铿锵有力。

  

外边的许三咳嗽了两声,这才走进来,看着满脸激动的孙传庭。

  

还以为这家伙要弑主“无事,先退下去吧。”

  

陆舟挥了一挥手,让孙传庭与许三都退了下去,独自一人思索着当下情形。

  

其实,按照夏国的发展情况,陆舟本来打算在内燃机造出来后再发动大型战争。

  

这样就能够尽可能的加快运输速度,夏国的领土太大了,而且兵源少,后期的围城战会极为吃力。

  

看着西西伯利亚的天月军就知道了,西西伯利亚平原建立了许多正儿八经的防御城池,哪怕是有火器,在推进的时候都极为缓慢。

  

现在火药方面没有进一步突破,厚重的城墙是无法用火炮直接轰开,只能火力覆盖塔楼。

  

这种情况,在遇到小型城池还好使用,但如果是绵延数里的大城,还得是靠人力厮杀攻夺。

  

但是。

  

如果再往后等个几年时间,夏国就能完全不同。

  

陆舟有无限签到的资源。

  

再过两年支线铁路铺设完毕,基础的内燃机能够使用,凭借当前陆庄的造车技术,完全可以造出坦克。

  

甚至子弹都能开始普及用坦克去打建奴,想想都刺激。

  

但遗憾的是,时间不允许。

  

大明烂得太快,陆舟穿越过来得太晚。

  

在这几年时间,能将夏国扩张至此已经是极为不易。

  

时间依旧是紧迫的。

  

如果再往后拖几年,清军或许两年后还能入关,又或者是闯王在明北立下了根脚,与南明相互对峙。

  

陆舟想借贼寇之手将明地翻个底朝天,可不等同于乐意把江山拱手让于李自成。

  

该做的布局还是得做好,陕西跟山西的根据地就是为此开辟。

  

还有一个,就是当下的辽东土地,也的确应该发动一场战争了。

  

根据辽东情报所看,清军在松锦地区的战争已经接近尾声,正好是夏军出兵的机会。

  

崇祯十五年,二月。

  

清兵用红衣大炮轰毁杏城外墙,副将吕品奇不战而降。

  

松山、锦州、杏山三城尽没。

  

至此,这场耗费了清军大半国力的战争结束,皇台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打胜了这传奇一战。

  

众贝勒这会也能看出,当初胡皇力保上三旗,诛杀叛臣的决断正是英明。

  

清军只要是有核心尚存,战力依旧是存在的,八旗的主力依旧还只是在那么一两万人身上。

  

只要这主力尚在,八旗军就不会溃散。

  

而耻辱的是,明军在面对远远少于自己的清军,四处逃亡还逃不出来.

  

被清军俘虏者甚众。

  

京师,紫禁城。

  

年初的乾清宫。

  

正经历一场罕见的沙尘天气。

  

遮云蔽日的沙雾席卷,包裹住整座皇宫。

  

崇祯帝今日上朝,也是晾坐了许久,才得大臣过来觐见。

  

正值感叹身边无人,锦州的败讯又随之传来。

  

消息本来是昨日该到。

  

风沙中传讯兵迷了道路这样的事情也能耽搁,可见朝中制度开始出现的混乱。

  

而且,京师的混乱,还大概率是与刚过去的疫病有关。

  

户部尚书本来还想禀报去年京师大疫,全城死户过半的噩耗,但眼瞅着这松锦败讯传回,谁也不敢主动开口了。

  

大家手头上都没有什么好听的消息“诸位爱卿,可有对策?”

  

崇祯帝一连问了三遍,每一遍的声音都大幅度提高。

  

下方的大臣们一脸茫然。

  

皇帝长叹一声,终于发觉无人可用。

  

愤怒的拍着龙案,边上的案牍丢弃在一旁。

  

兵部尚书张凤翼噗通一声伏倒。

  

不管怎么样,这时张凤翼知道,他自己这颗脑袋,总算是保不住了。

  

不过想想也是值了,自家的脑袋本来是在四年前就该斩去,当下稀里糊涂多活了四年。

  

这已经是皇帝身边活得最久的兵部尚书了.

  

“皇上,不过是有一件好事。

  

有密报说,皇台吉身染重病。

  

或许会死在回盛京的路上!”

  

张凤翼在生命最后豁出去,说出一嘴。

  

身边的大明朝臣立马神情一振。

  

纷纷面露喜色。

  

“皇台吉死了?”

  

“张大人此话当真?”

  

“此乃我大明喜讯!”

  

朝堂上重新炸开了锅。

  

皇台吉的名号对于明官来说,就如同一个噩梦。

  

当下如果胡皇一死,说不定清军衰弱,大明还会迎来转机。

  

崇祯帝看着下方群臣,面色更是难看,怒声道:

  

“皇台吉死,八旗军犹在,我辽东官兵全无。

  

中原贼寇未却,洪承畴战局未朗何喜之有?”

  

崇祯帝一一训斥,责备这干大臣们鼠目寸光。

  

当前国朝的局势,可是少了一个皇台吉就能有所转变的?

  

而且,泱泱大国,竟然还指望着这胡皇的身死迎来转机。

  

这时候的崇祯帝尚且有几分落寞,怀念起了数年前卢象升等人还在的时候,附和夸耀者有,但提出清醒意见的人是更多的。

  

可只是当下,先前有骨气的人都不知去了哪里。

  

皇帝又嫌活下来的这些人只知附和,办起事来毫无作用崇祯帝心头悲叹,下方的群臣再次默不作声。

  

随即有铁链声响起。

  

这位与夏国关系匪浅的兵部尚书被带了下去,择日斩首。

  

不同于大明朝廷的沉闷。

  

辽北在被夏国占据后,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圈地运动。

  

最先移民过来的百姓,能够有优先选择土地的权利。

  

辽北成为除了奴儿干外,又一处最能吸引人口的地区。

  

而夏国人之所以选择来此,还是因为许多沦落到草原上的人本来就是辽民。

  

当下夏国打出了收复辽东的口号,不少人都响应来此,渴望着有朝一日回到故土,从建奴手中夺回什么。

  

又或者说是释放仇恨。

  

东部战区的刘青峰,准备了一整年的时间,从天武城带出两万兵马,穿越大兴安岭,往建州地界奔袭而去。

  

杜二娘自然不甘落后,与乌拉率领着五千预备军,挺进辽南。

  

辽北地区的两千山林兵,以及三千野人部落,从正北面而下。

  

当下的山林间已经建立了营地,物资弹药充足,在成熟的补给线支持下。

  

三方兵马浩浩荡荡,攻入建州防线请:m.biqiuge8

  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