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要做太孙

第333章 赋税

我要做太孙 我要做皇帝 5923 2024-11-04 15:10

  

“臣等参见殿下!”

  

“诸位不必拘礼,请坐吧。”

  

在户部大堂之中,朱允熥召开了户部会议。

  

户部侍郎郁新、傅友文,郎中齐泰,还有商贸司的铁铉,以及各部主事后来参加。

  

等众人按照次序落座之后,朱允熥这才说道:“今天召诸位前来,是想讨论大明土地和人口的事,郁新,这次会议就由你来主持吧。”

  

“是,微臣遵命!”

  

当着众人的面,郁新站起身来说道,“诸位同僚,国朝初立之时,北边有蒙古元朝余孽,西南亦不稳定,朝廷都有征战,由于长期战乱,百业凋零,土地荒芜,人口也急剧减少。”

  

“陛下大力推行休养生息,这些年来无论是人口,还是开垦出来的田亩,都大量增加,

  

到今年为止,大明共有人口六千领五十四万,比元朝所记载的最高数字,也就是至元八年的五千九百余万,增加了将近七十万人!”

  

“天下耕地达到八百五十万余万顷,这比北宋耕地的最高数字,这就是开禧五年的五百二十四万顷,足足增加了三百二十余万顷!”

  

郁新感叹的说道:“陛下实在乃是圣明君主!天佑大明!百姓承福!”

  

众人也纷纷附和,这样的数字一摆出来,谁还能说朱元璋干的不好?

  

齐泰有感而发的说道:“当年元朝最繁华的扬州,仅存十八户人家,百姓流离失所,易子而食,何等凄惨…

  

如何养活百姓,就成为朝廷的头等大事…短短二十余年时间,就能够重现北宋之盛况,实在难得,陛下圣明啊!”

  

《明太祖实录》卷五记载;“时兵革连年,道路皆榛塞,人烟断绝。”

  

当年大明百姓的惨状,真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述!

  

朱允熥说道:“傅侍郎,陛下创业艰难,如何会有今天的盛况,你给大家说说。”

  

“是,微臣遵命。”

  

傅友文起身说道:“陛下为了大明和百姓,采取的第一项证明措施,就是劝课农桑,鼓励百姓开垦荒地。

  

当年朱元璋首先采取的措施,就是劝课农桑,鼓励开垦荒地。

  

洪武三年,国家规定;各处荒芜的土地,不管数量多少,凡是有人开垦种植的,一律免税三年。

  

战争后遗下的田土,“他人开垦成熟者,听为己业。”这就否定了开垦前的土地所有权。

  

在洪武二十八年,为了保护拓荒者的利益,朱元璋还规定;如果地方官任意征税,损害农民利益的,要严厉治罪。

  

从而有效地打击了那些犯了红眼病,心生嫉妒的人,保障百姓权益。

  

就算朱元璋在历史上被人骂作残暴,可丝毫不影响他的历史功绩。

  

“第二就是是移民屯种。洪武三年,仅江浙两省向濠州移民就达四千多户,第二年,将北平后山民三万五千多户迁至各府卫,又涉沙漠遗民三万两千多户至北平大兴,良乡一带屯田。”

  

“为了鼓励移民,士卒退伍给衣粮,百姓给田地。以后,又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迁涉。朝廷都会免费发给移民耕牛和种子。”

  

“借着陛下所施行的这些政令,让百姓感激不已、纷纷屯田耕种,使人口及耕地骤增。”

  

“耕者有其田,天下善政不外如此!”

  

所谓移民屯田,就是把人口从人多地少的地方迁往人少地多的地方去。

  

顿了顿,傅友文又说道:“而且陛下还实行军屯和商屯,边地守军,三分守城,七分屯种,内地守军,二分守城,八分屯种,能够做到自给自足,实在难得!”

  

朱元璋说;“若使兵但坐食于农,农必受弊,非长治久安之术。”《典故纪文》卷五。

  

所谓军屯,就是由军队生产自给,以此减轻朝廷和百姓的负担。

  

明代的军屯规模很大,养活了大量的兵马和人口。

  

不等众人高兴,朱允熥就接着说道:“诸位,这是陛下取得的辉煌,我等除了恭贺陛下之外,也该想想如何抑制土地兼并,让百姓始终有钱可耕种!”

  

“否则时日久远,百姓的土地被富户豪商吞并之后,依旧穷者无立锥之地,诸位,畅所欲言吧。”

  

铁铉助攻说道,“居安思危,乃是明君善政,殿下说的是,土地问题乃是大明的根基,

  

我等确实要想想,如何保障百姓土地。”

  

众人也陷入沉思,毕竟土地的问题是历史历代的难题,而且牵连极大,不能轻易决策。

  

思索一番之后,暴昭这才说道:“殿下,之前山东、河南、两淮地区人口凋零非常严重,为了使天下人口均衡,

  

地下采取移民政策,按照四口之家留一,六口之家留二,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进行迁徙。”

  

暴昭所说的,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明初大移民,也叫做大槐树移民,或者洪洞大槐树移民。

  

指的是从洪武三年,到永乐十五年,明朝先后从山西的平阳、潞州、泽州、汾州等地,

  

中途经过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,在那里办理手续,领取“凭照川资”后,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。

  

大槐树的移民名称也由此而来。

  

明初经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往全国各地的移民曾达百万人之多,

  

其时间之长、规模之大、影响之深,世上罕见。

  

“殿下,虽然经过多次移民,但是这些地区的土地,仍然没有经过充分开垦,依然有许多荒废的土地。”

  

“微臣觉得朝廷应当出台政令,把这些土地全部收归朝廷,即便是以后再次移民开垦,所有权也在朝廷的手中,

  

百姓只能够耕种,向朝廷缴纳赋税,却没有买卖的权利,不知殿下以为如何?”谷莧朱允熥听了之后,满意的回答说道:“好,此乃善政!”

  

铁铉也点点头说道:“土地掌握在朝廷的手中,丰年缴纳田税,如果遇上灾荒年景,朝廷也可以减免一些税收,无论如何总不至于让百姓流离失所,沦为奴仆。”

  

傅友文也说道:“朝廷掌握的官田越多,百姓越是安稳,微臣同意此策。”

  

哪个朝廷都有自己的官田,掌握在朝廷的手中,众人对此并不陌生。

  

郁新看了看众人,试探着说道:“现在田亩比较多的,大多都是富户豪绅,大多有功名在身,还有一些士子,对于这些人…”

  

郁新没有再说下去,因为种人的脸色写满了忧虑…

  

暴昭却没有任何的忌讳,接过来说道:“这些人不用缴纳田税,长此以往必并导致财富积累,接下来他们就会侵吞土地,不利于大明稳定啊。”

  

“就拿读书人来说,朝廷会让他们一定数额的土地免交赋税,可是百姓往往就会将田地挂靠在他们名下,这样一来朝廷收到的田赋减少,

  

他们却靠着投献的土地奢侈享乐,只要遇上天灾人祸,那些投线在他们名下的田亩,就会被鲸吞…”

  

暴昭所说的大家都明白,这是明鉴再正常不过的事了。

  

百姓为了向官府少交一点粮食,就把土地挂靠在权贵门下,遇上有良心的还好一点,就当是增加收入了。

  

可要是心地不善的,就会落个家破人亡的下场!

  

毕竟天灾和人祸,有些时候也是能够掌控的!

  

想让一些百姓破产,那还不是轻松便利!

  

方法太多了!

  

明朝秀才就有免税赋的福利了,秀才可以免去八十亩的税赋。

  

但是普通农民没这个福利,往往遇上天灾或者战乱,赋税沉重的时候,很多农民都把自己的田地寄居到秀才的名下。

  

这样就不用交税赋,但是要给秀才一些好处,相比于交税赋,很多人都选择寄居。

  

明朝举人一般享有四百亩的免税赋的福利,所以这更是农民来投奔的对象,争着给送田产。

  

进士能免税赋两千亩,还能当官。

  

所以朱元璋给他们的俸禄虽然不多,可但凡做了官,这种隐形收入就不少!

  

就像后世有些单位,明面上的工资也不高,可架不住人家福利好啊!

  

工资是一张卡,各种福利就得好几张卡!

  

富家不用卖良田,书中自有千锺粟;

  

安房不用架高梁,书中自有黄金屋;

  

娶妻莫恨无良媒,书中自有颜如玉;

  

出门莫恨无随人,书中车马多如簇;

  

男儿欲遂平生志,六经勤向窗前读。

  

这话不是说说而已呀…

  

齐泰说道:“还有寺庙、道观,也是百姓投献土地的对象。”

  

众人看了看齐泰,没有再说什么。

  

都明白齐泰的话题少了一种人,那就是大明的宗室,各地的藩王!

  

他们也是免税阶层啊!

  

而且不但免税,还能够从封地获取田粮赋税!

  

而他们所处的地方大多富饶!

  

“咚咚咚!”

  

朱允熥敲了敲桌子,把众人的思绪拉回来,吩咐说道:“既然朝廷对这些人有免田赋的份额,那就还按照此例办理吧。”

  

话风一转,满含威严的说道:“命令大明所有读书人,还有官吏,僧、道,立刻将百姓挂靠在他们名下的土地,拆解出去!

  

“大明对他们黄恩厚重,他们也不能刨大明的根基!”

  

此话一出,众人顿时有些面面相觑!

  

郁新担忧的说道:“殿下,如此一来恐怕会招致许多官吏和读书人反对…”

  

众人也把目光投向朱允熥,面带询问之色…

  

天下人都逃不过一个利字,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利益割让出去!

  

这条政令,会割许多人的肉啊!

  

朱允熥盯着众人,目光如炬的问道:“诸位,他们是朝廷命官,是举人进士,可以享受一定数额的田亩免赋,可那也是有数目的!如果管不住自己的手,非要从朝廷身上割肉…”

  

“哼!”

  

冷冷的道:“孤先割了他的脑袋!”

  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