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大的观世音菩萨雕塑下。
善男信女们群情激愤。
到处是对观音菩萨的声讨声。
有些神情激动的香客甚至上前触碰雕像。
刚出恭回来的值班小和尚都傻眼了。
走之前还是一片祥和的虔诚祈祷声。
一顿屎的功夫,可就翻天覆地了。
隐藏在人群中,暗戳戳带节奏的豆墨,脸上漏出了满意的笑容。
此刻,氛围已经酝酿得差不多了。
“各位香友,曾经有高人给我一个偏方,可以使祈祷更加有效。”
豆墨趁那位大嗓门妇人没说话的间隙,大声喊道。
顿时,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。
“什么偏方?”
“香火钱、贡品、磕头一样不少,难道还有什么其他错漏?”
众人问道,纷纷朝豆墨投来询问的目光。
一旁的小和尚也立即打起精神、支起耳朵来。
只要有人能结束这场混乱,就是他的恩人,不禁对豆墨充满期待。
“大家对上香祈祷的步骤都没什么大问题,问题出现在对菩萨的称呼上。”
豆墨若有其事的解释道。
“什么称呼?不就叫观音菩萨吗?”
“不对,应该是观世音菩萨。”
“我有时也叫观音大士不知对不对。”
“你们都错了,应该叫南海观音菩萨才对。”
“前面的,你不就加个地名吗,照这个思路,还不如南海普陀山观音菩萨。”
…一群人热火谈论着各种称号。
豆墨静静过滤着每个称号,没有一个超出他所知的范畴。
也就是周隐所知的范畴。
周隐曾经把这群人提到过的、没提到过的称号,全部用呼名定位大法试了一遍。
没有一个能找得到观音菩萨,没一个是本名。
所以周隐老早前就对观音菩萨的本名执念颇深,奈何到处寻找不到。
这次发觉观音来大兴善寺,对豆墨的指令中就加了这一环节。
如果凑巧能得到观音菩萨的本名,那是大喜一件。
如果不能,那豆墨此次前来,本来也不是这个目的。
“喂,这个黑脸汉子,你倒是快说对菩萨的称呼是什么问题?”
大嗓门的壮妇人,一开嗓再次让人群安静下来。
注意力投向黑脸汉子豆墨身上。
“诸位香友,在下听了许久,无一人叫对菩萨的本名。”豆墨清了嗓子。
“本名?观音不就是她的本名?”其中一人问道。
“并不,观音只是她在佛门的法号,或是我们民间对她熟知的称号,这些并不是她的本名。
只喊这类虚浮的称号,菩萨对我们祈祷的内容,感应并不强烈,喊她的全称本名才是正解!”
“那她的本名是什么?”
“这就是问题的所在了,我一路巡经多座寺院,访问多个高僧,均没得到正解听闻大兴善寺属于皇家寺院,了凡大师被高祖亲封为寺院住持,实乃大唐第一高僧,这个答案或许他能解答,也是我此行目的。”
豆墨有声有色、形神俱到得演讲完之后,紧接着,高声喊道:
“请了凡高僧解惑!请了凡高僧解惑!”
与此同时,手掌握拳,配合这口号的节奏呢,手臂一张一弛得向上伸举。
周隐当时设置这个动作口令的时候,参考了:
抗战时期,人民群众高喊“打倒日本帝国主义”时的形神动作。
果然,在豆墨示范两遍过后。
求子的群众们瞬间被点爆,像是立刻抓住了救命稻草。
全部举起手臂,高声大喊:
“请了凡高僧解惑!”
值班的小和尚被情绪激动的群众围得寸步难行:
“大家也得让条路让我去通报住持啊!”小和尚喊的撕心裂肺。
“要去大家一起去!”
“一起去!一起去!”群众齐声呐喊。
拥挤着小和尚,一群人浩浩荡荡寻找了凡去了。
豆墨带完最后一波节奏。
身形隐藏在人群中,深藏功与名。
大兴善寺,后院中。
面积宽广的后院,其中一处停着各式各样的马车。
一处是碧绿的草场。
一处是马厩。
了凡此时就在那处草场上,正与金毛吼对峙。
草场上:水、各种饲料食物一应俱全。
是专门托管香客各式各样、奇形怪状宠物的地方。
了凡为了表达诚意,禀退其余和尚,要亲自为金毛吼梳洗毛发。
可是奈何金毛吼死活不从。
无论他怎么坑蒙拐骗、威胁利诱,金毛吼总能轻松躲过他兹来的水花。
所以就造成了此时僵持局面。
一人一狗,双方都气喘吁吁累的不行。
人眼瞪着狗眼,狗眼愣着人眼,谁也不妥协。
“你这个小和尚!寺院都快转一圈了,怎么还不见大师!”
大嗓门的妇人,仗着身高体壮,拎鸡崽儿似的拎起小和尚,质问道。
“这位施主,有话好好说,别动手啊。”小和尚哭丧着脸。
接着道:“大家也看见了,一路上我问了多少是师兄弟都不知道住持在哪只有一个说,好像看到了住持去了后院现在我们就是在去后院的路上,大家坚持一下,前面就到!”
刚说完没多久。
“到了!到了!”小和尚兴奋得喊道。
“住持就在那!”
大家顺着小和尚手指向的方向,看向宽阔的草场上。
非常显眼得立着唯二活物。
一僧一狗,两者全身上都湿淋淋的。
僧人衣衫不整、大狗皮毛凌乱,并且还都像是很疲惫似的喘着粗气。
人群霎时间一下安静下来。
一些人已脸色变得古怪、眼神变得意味深长。
“这、这就是大唐第一高僧吗?”
人群中有个犹犹豫豫的声音不确定的问道。
从来没见过了凡这模样的小和尚也惊呆了。
“可能、是吧。”小和尚羞红了脸,第一次有了丢人的感觉。
不情不愿得带着众人走向住持。
人群中小声议论着,他们是不是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儿。
唯独豆墨。
从看向草场开始,眼光就再也没从金毛吼身上离开。
随着距离的拉近。
也逐渐看清了,它脖子上挂着得三颗铃铛:紫金铃。
紫金铃,才是豆墨此行的真正目的。
他眼睛一眨不眨得记录着铃铛的大小、色泽、形状。
并暗悄悄得把一丝周隐留在他身上的道气,注入紫金铃。